疫情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,更让我们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!
近期,多地疫情反复,虽然人们已经不再有初见疫情时的恐慌,但,还是给生活质量带来了不小影响。
再次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,不少人也开始呼吁第四针疫苗的到来,那么,真的要开打了吗?

若不幸感染新冠,会有哪些症状?
1、发热
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,多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就是发热。
如果患者存在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与确诊患者近距离接触的情况,经测量体温超过37.3度时,通常需要警惕,患者需要及时去当地医院的发热门诊进行检查治疗。
2、浑身无力
当新型冠状病毒入侵机体时,会严重破坏身体的免疫系统,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。患者可能会出现浑身无力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完成穿衣、系扣等简单动作。
3、干咳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属于呼吸道疾病,所以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,呼吸系统也可能会出现不适症状,如干咳、咳嗽等。

少数患者还可能存在很少咳痰或有少量痰液的情况,随着病情逐渐加重,患者甚至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、呼吸衰竭等现象。
4、呼吸急促
当新冠肺炎患者处于重症或危重情况时,经影像学检查后,肺外带有多个小斑片影和间质改变。
随着病情的发展,肺部出现磨玻璃阴影和浸润阴影,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,此时通常会有呼吸急促等表现,需要借助呼吸机供氧缓解。
5、脓毒症休克
当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时,还可能会出现脓毒症,提示患者存在多脏器功能障碍、衰竭等情况,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起休克。

为什么接种完新冠疫苗还是会被感染?
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,但任何疫苗都无法保证100%对每个人起作用。
疫苗的保护作用可以分为三级:
一级预防是防感染,可以保护接种者不感染;
二级预防是防发病,使轻症不变成重症甚至发展至死亡;
三级预防是防传播,有一点症状,但体内病毒量很少,很难传给其他人。
目前疫苗在新冠肺炎的定位是二级预防,即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在新冠肺炎仍有被感染甚至发病的可能,但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,接种疫苗后的病例大多无症状或较轻,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大大降低,效果仍然非常显著。

病毒的变异一直是国家、疫苗研发单位和生产单位关注的问题,中国的疫苗已被证实对常见和流行毒株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,从全球对新冠肺炎变异的监测来看,没有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肺炎疫苗失效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日常防护,出门戴口罩,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,家中保持通风消毒,经常锻炼,增强体质,只有在多重保护下,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才能降到最低,正常生活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。
第四针要开打了吗?
关于第四针接种目前还没有官方通知出来,但是由于国内外疫情情况比较严峻,也有可能要继续打第四针的新冠疫苗,而且目前新冠病毒不断存在变异的问题,为了更好的让我们体内产生抗体,安全起见还是按时接种疫苗,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保护别人。
专业人士表示:从新冠第三针来看,针对包括变异株在内的研究确凿显示,新冠疫苗在降低重症和死亡率方面效果显著,它可以使抗体水平升高几一倍,尽可能将患者的重症率降到最低。
不过,目前要确定是否接种第四针还为时尚早。
需要注意的是,接种第一针后,会在8周内接种第二针,第二针接种后,会在半年内接种第三针,所以如果还没有接种第三针加强针的朋友们,要及时去接种哦,可以加强体内的抗体,更好保护自己。
打算接种的人注意,这5类人或许不宜接种
1:对疫苗的活性成分、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,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;
2: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(如急性过敏反应、血管神经性水肿、呼吸困难等);
3: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(如横贯性脊髓炎、格林巴利综合症、脱髓鞘疾病等);
4:正在发热者,或患急性疾病,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,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;
5:妊娠期妇女。